关于庐山的古诗有哪些?
庐山雪・朝日照积雪,朝代:明代作者:王世懋;朝日照积雪,庐山如白云。始知灵境杳,不与众山群。树色空中断,泉声天半闻。千崖冰玉里,何处着匡君。
庐山雪・倚天无数玉�f岩,朝代:宋代作者:程公许;倚天无数玉�f岩,心觉庐山是雪山。未暇双林寻净侣,试招五老对苍颜。远游借问有何好,胜赏何曾容暂间。却恨此生云水脚,误随人去踏尘寰。
描写庐山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:
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。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,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;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,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。云雾弥漫的山谷,它是茫茫的大海;云雾遮挡的山峰,它又是巨大的天幕。
(资料图片)
庐山云雾瞬息万变,趣味无穷。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眨眼间变成了弥漫窗外的浓雾。雾来时,风起浪涌;雾去时,飘飘悠悠;雾浓时,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;雾稀时,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飘逸的外衣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――庐山
有哪些描写庐山的古诗
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。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,壑谷20条,岩洞16个,怪石22处。让无数耳朵名人留下诗句。以下是我带来有哪些描写庐山的古诗的相关内容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湖口望庐山瀑布水
唐代:张九龄
万丈红泉落,迢迢半紫氛。
奔流下杂树,洒落出重云。
日照虹霓似,天清风雨闻。
灵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氲。
注释
⑴湖口:即鄱阳湖口,当时归洪州大都督府管辖。湖口遥对庐山,能见山头云雾变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闪耀的色彩。庐山,在今江西省。
⑵洪泉:指水丰势强的瀑布。
⑶迢迢(tiáo):形容瀑布之长。紫氛:紫色的水气。
⑷杂树: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。
⑸重云:层云。
⑹虹霓(ní):阳光射入窜的水珠,经过折射、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。
⑺天清:天气清朗。闻:听到。
⑻灵山:指庐山。秀色:壮美景色。
⑼空:天空中的云。氤氲(yīn yūn):形容水气弥漫流动。
译文
瀑布从高高的庐山上落下犹如万丈洪泉,远望长长的半山腰,紫气弥漫。飞流而下的瀑布奔腾着流过层层杂树,飘飘洒洒穿过重重云烟。红日映照,恰似彩虹当空;天朗气清,如听到风雨声。庐山到处是秀丽景色,水汽与烟云融为一体,更显出气象万千。
望庐山瀑布
李白
日照香炉生紫烟,
遥看瀑布挂前川。
飞流直下三千尺,
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相对于李白的这首《望庐山瀑布水》而言,张九龄的这首五律有着四十字的篇幅,其铺展才思的空间更大。诗人善于运用繁笔,其言瀑布之雄险,以巍峨“灵山”为背景。先直抒“万丈”“迢迢”之豪叹,后辅以“杂树”“重云”为衬托;其言瀑布之绚丽,先描绘“洪泉”“紫氛”的真实所见,后生发出“虹霓”隐隐约约的奇妙幻觉;不仅如此,诗人还以“天清风雨闻”壮其声威,以”空水共氤氲”显其浑然。浓墨重彩而又繁简得当,毫不繁冗,正是诗人技法娴熟的体现。
作为一首山水诗,这首诗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。这首诗表面上只是在描写、赞美瀑布景象,有一种欣赏风景、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。但其中蕴*,怀壮志,显出诗人胸襟开阔,风度豪放,豪情满怀,其艺术效果是奇妙有味的。“诗言志”,山水即人,这首山水诗是一个成功的例证。
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(1)》
我本楚狂人,(2)凤歌笑孔丘。
(3)手持绿玉杖,(4)朝别黄鹤楼。
五岳寻仙不辞远,(5)一生好入名山游。
庐山秀出南斗傍,(6)屏风九叠云锦张。
(7)影落明湖青黛光,(8)金阙前开二峰长,(9)银河倒挂三石梁。
(10)香炉瀑布遥相望,(11)回崖沓嶂凌苍苍。
(12)翠影红霞映朝日,鸟飞不到吴天长。
(13)登高壮观天地间,大江茫茫去不还。
(14)黄云万里动风色,(15)白波九道流雪山。
(16)好为庐山谣,兴因庐山发。
闲窥石镜清我心,(17)谢公行处苍苔没。
(18)早服还丹无世情,(19)琴心三叠道初成。
(20)遥见仙人彩云里,手把芙蓉朝玉京。
(21)先期汗漫九垓上,(22)愿接卢敖游太清。(23)
【作品简介】
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由李白创作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,游览飘然,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,并进而邀请同伴。诗分四段。首六句为第一段,是序曲。以楚狂自比,对政治淡漠,透露寻仙访道隐逸之心。“庐山”八句,为第二段,以仰视角度写庐山“瀑布相望”、“银河倒挂”、“翠影映月”、“鸟飞不到”雄奇风光。“登高”八句为第三段,以俯视角度,写长江“茫茫东去”、“黄云万里”、“九派流雪”的雄伟气势,并以谢灵运故事,抒发浮生若萝,盛事难再,寄隐求仙访道,超脱现实的心情。“早服”六句为第四段,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,修炼升仙,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。并以卢敖故事,邀卢侍卿同游。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“习古堂国学网”的唐诗三百首栏目。全诗想象丰富,境界开阔,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。“五岳寻仙不辞远”,可借以作事业追求者的警句。
【注解】:
(1)谣:不合乐的.歌,一种诗体。卢侍御虚舟:卢虚舟,范阳人,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。
(2)楚狂人:春秋时楚人陆通,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,佯狂不仕,时人谓之“楚狂”。
(3)凤歌笑孔丘:孔子适楚,陆通游其门而歌:“凤兮凤兮,何德之衰……”劝孔不要做官,以免惹祸。这里,李白以陆通自比,表现对政治的不满,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。
(4)绿玉杖:镶有绿玉的杖,传为仙人所用。
(5)五岳:即东岳泰山,西岳华山,南岳衡山,北岳恒山,中岳嵩山。此处泛指中国名山。
(6)南斗:星宿名,二十八宿中的斗宿。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(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)。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,突兀而出。
(7)屏风九叠: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,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。
(8)影落: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。青黛(dài代):青黑色。
(9)金阙(què确):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,金阙指黄金的门楼,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――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,二山对峙,形如石门。
(10)银河:指瀑布。三石梁:一说在五老峰西,一说在简寂观侧,一说在开先寺(秀峰寺)旁,一说在紫霄峰上。近有人考证,五老峰西之说不谬。
(11)香炉:南香炉峰。瀑布:黄岩瀑布。
(12)回崖沓(tà踏)嶂:曲折的山崖,重叠的山峰。凌:高出。苍苍:青色的天空。
(13)吴天:九江春秋时属吴国。整句诗的意思: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。
(14)大江:长江。
(15)黄云:昏暗的云色。
(16)白波九道:九道河流。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。李白在此沿用旧说,并非实见九道河流。雪山:白色的浪花。
(17)石镜: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,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“石镜”――圆石,平滑如镜,可见人影。清我心:清涤心中的污浊。
(18)谢公:谢灵运。
(19)服:服食。还丹:道家炼丹,将丹烧成水银,积久又还成丹,故谓“还丹”。
(20)琴心三叠:道家修炼术语,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。
(21)玉京: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,名玉京山。
(22)先期:预先约好。汗漫:仙人名,一云造物者。九垓(gaī该):九天之外。
(23)卢敖:战国时燕国人,周游至蒙谷山,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。卢敖邀他同游,那人笑着说:“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,不可久留。”遂纵身跳入云中。太清:太空。
描写“庐山”的古诗有哪些?
1、宋代文学家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。
原文: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译文:
从正面、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、山峰耸立,从远处、近处、高处、低处看庐山,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。
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,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。
2、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。
原文:
我本楚狂人,凤歌笑孔丘。
手持绿玉杖,朝别黄鹤楼。
五岳寻仙不辞远,一生好入名山游。
庐山秀出南斗傍,屏风九叠云锦张。
影落明湖青黛光,金阙前开二峰长,银河倒挂三石梁。
香炉瀑布遥相望,回崖沓嶂凌苍苍。
翠影红霞映朝日,鸟飞不到吴天长。
登高壮观天地间,大江茫茫去不还。
黄云万里动风色,白波九道流雪山。
好为庐山谣,兴因庐山发。
闲窥石镜清我心,谢公行处苍苔没。
早服还丹无世情,琴心三叠道初成。
遥见仙人彩云里,手把芙蓉朝玉京。
先期汗漫九垓上,愿接卢敖游太清。
译文:
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,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。
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,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。
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,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。
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,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,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。
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,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。
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,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。
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,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。
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,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。
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,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。
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,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。
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,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。
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,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。
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,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。
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,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。
3、唐代大诗人李白的《登庐山五老峰》。
原文:
庐山东南五老峰,青天削出金芙蓉。
九江秀色可揽结,吾将此地巢云松。
译文:
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,耸立如青天削出,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。
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,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。
4、唐代诗人孟浩然的《彭蠡湖中望庐山》。
原文:
太虚生月晕,舟子知天风。
挂席候明发,渺漫平湖中。
中流见匡阜,势压九江雄。
黯�l凝黛色,峥嵘当曙空。
香炉初上日,瀑水喷成虹。
久欲追尚子,况兹怀远公。
我来限于役,未暇息微躬。
淮海途将半,星霜岁欲穷。
寄言岩栖者,毕趣当来同。
译文:
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,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。
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,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。
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,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。
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,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。
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,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。
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,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。
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,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。
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,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。
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,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。
5、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《满江红・送李正之提刑入蜀》。
原文:
蜀道登天,一杯送、绣衣行客。
还自叹、中年多病,不堪离别。
东北看惊诸葛表,西南更草相如檄。
把功名、收拾付群侯,如椽笔。
儿女泪,君休滴。
荆楚路,吾能说。
要新诗准备,庐江山色。
赤壁矶头千古浪,铜�L陌上三更月。
正梅花、万里雪深时,须相忆。
译文:
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,一杯薄酒为你践行。
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,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,却非要闲置如此。
希望借着这首《喻巴蜀檄》让金人闻风心惊。
你文才出众,希望大展身手,为国立功建业。
君莫要流泪伤心,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:庐山的丰姿,赤壁的激浪,襄阳的明月。
正是梅花花开、大雪纷飞季节,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。
庐山的诗句 古诗大全
望庐山瀑布[ 唐 ]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[唐朝]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,青天削出金芙蓉。九江秀色可揽结,吾将此地巢云松。题西林壁[ 宋 ]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湖口望庐山瀑布水[ 唐 ] 张九龄万丈红泉落,迢迢半紫氛。奔流下杂树,洒落出重云。日照虹霓似,天清风雨闻。灵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氲。[ 唐 ] 孟浩然挂席几千里,名山都未逢。泊舟浔阳郭,始见香炉峰。尝读远公传,永怀尘外踪。东林精舍近,日暮空闻钟。庐山瀑布[ 唐 ] 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,雷奔入江不暂息。今古长如白练飞,一条界破青山色。登庐山绝顶望诸峤[南北朝]谢灵运山行非有期,弥远不能辍。但欲掩昏旦,遂复经圆缺。扪壁窥龙池,攀枝瞰乳穴。积峡忽复启,平途俄已绝。峦垅有合沓,往来无踪辙。昼夜蔽日月,冬夏共霜雪。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轴庐山霁[宋朝]杨万里彭��收积雨,庐山放嫩晴。多情是瀑布,只作雨中声。[唐朝]白居易形骸黾勉班行内,骨肉句留俸禄中。无奈攀缘随手长,亦知恩爱到头空。草堂久闭庐山下,竹院新抛洛水东。 自是未能归去得,世间谁要白须翁。[宋朝]苏辙山回不见落银潢,余溜喧�Y响石塘。目乱珠玑溅空谷,足寒雷电绕飞梁。入瓶铜鼎春茶白,接竹斋厨午饭香。�敬顺錾蕉疾黄�,满田粳稻插新秧。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[唐朝]王昌龄石溪流已乱,苔径人渐微。日暮东林下,山僧还独归。 昔为庐峰意,况与远公违。道性深寂寞,世情多是非。 会寻名山去,岂复望清辉。江州望庐山[唐朝]罗隐东南苍翠何崔嵬,横流一望幽抱开。影寒已令水底去,脚阔欲过湖心来。深处不唯容鬼怪,暗中兼恐有风雷。 仙人往往今谁在,红杏花香重首回。庐山[明朝]高启骑马幽幽度岭迟,老僧不识使君谁。门开红叶林中寺,泉浸青山石上池。残果已收猿食少,枯松欲折鹤巢危。壁间不用题名字,无数苍苔没旧碑。庐山[五代]王贞白岳立镇南楚,雄名天下闻。五峰高阂日,九叠翠连云。 夏谷雪犹在,阴岩昼不分。唯应嵩与华,清峻得为群。望庐山[宋朝]张��却望庐山倚柁楼,半空宿霭未全收。苍然五老独献状,似欲劝人求一游。标签: